粉碎性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内固定手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粉碎性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损伤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稳定性骨折。通过专业手法将骨折断端对合,需配合石膏或支具固定4-8周。早期需每周复查X线评估复位效果。
2、外固定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采用外固定架跨骨折区域固定,可减少二次损伤并便于伤口护理。需定期调整固定强度并预防针道感染。
3、内固定手术对于关节内骨折或明显移位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锁定钢板、髓内钉等器材,术后早期需限制负重。可能与创伤暴力、骨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疼痛、异常活动等症状。
4、康复训练骨折稳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配合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可能与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症状。
恢复期需保证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吸烟饮酒,遵医嘱定期复查并逐步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