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免疫调节、疼痛管理和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皮肤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簇集性水疱、瘙痒或灼痛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皮肤疱疹的病原体为病毒,抗病毒药物是核心治疗手段。阿昔洛韦乳膏可直接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泛昔洛韦片通过干扰病毒DNA聚合酶减轻全身症状;更昔洛韦注射液适用于免疫低下患者的严重感染。早期用药可减少疱疹扩散和神经痛风险。
2、局部护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生理盐水湿敷可缓解渗出,莫匹罗星软膏能预防细菌感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避免抓挠水疱,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3、免疫调节反复发作的疱疹患者需调节免疫功能。胸腺肽肠溶片可增强T细胞活性,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固有免疫应答,转移因子胶囊改善细胞免疫缺陷。营养支持如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也有辅助作用。
4、疼痛管理疱疹后神经痛需针对性镇痛。加巴喷丁胶囊抑制异常神经放电,普瑞巴林胶囊调节钙通道缓解灼痛,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减轻皮肤敏感。中重度疼痛可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
5、预防继发感染破损疱疹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夫西地酸乳膏针对革兰阳性菌,硝酸咪康唑乳膏预防真菌感染,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覆盖混合感染。高危人群可预防性使用抗菌敷料。
皮肤疱疹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出汗过多刺激皮损。接触疱疹渗出液后需彻底洗手,个人用品需单独消毒。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或疼痛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