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类型包括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发病可能与吸烟、化学物质暴露、慢性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
1、非肌层浸润性癌肿瘤局限于膀胱黏膜层或固有层,约占初诊膀胱癌的70%,可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需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如吡柔比星、吉西他滨或卡介苗。
2、肌层浸润性癌肿瘤侵犯膀胱肌层及以上,易发生转移,需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前可配合顺铂、甲氨蝶呤等新辅助化疗,术后可能需尿流改道手术。
3、鳞状细胞癌长期膀胱结石或血吸虫感染可能导致鳞状上皮化生癌变,表现为血尿伴排尿疼痛,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对放疗敏感性较低。
4、腺癌起源于脐尿管残余或腺性膀胱炎恶变,约占膀胱癌的2%,早期易转移至肝脏和骨骼,需扩大手术范围并配合5-氟尿嘧啶等化疗方案。
确诊后应戒烟并避免接触染料化工产品,术后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日常注意观察有无血尿复发,出现骨痛或咳嗽等症状需警惕转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