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慢性胃炎可靠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病理活检、血清学检测和上消化道造影。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金标准,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可准确判断炎症程度和范围。检查时医生会评估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特征,同时能鉴别是否存在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胃镜检查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发现出血点可立即止血,可疑病灶可同步取样活检。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检测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和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其中碳13/14呼气试验无创且准确率达95%以上,适合初筛和复查。胃镜检查时可同步进行快速尿素酶检测,30分钟内即可获得结果,阳性提示需根除治疗。
3、病理活检:
胃镜检查时钳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能明确炎症类型和活动度,鉴别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特殊改变。常规在胃窦、胃体各取2-3块组织,特殊情况下需增加取材部位。病理报告会描述炎细胞浸润程度、腺体萎缩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异型增生等癌变迹象。
4、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胃泌素-17等指标,间接评估胃黏膜功能状态。胃蛋白酶原Ⅰ降低伴比值下降提示胃体萎缩,胃泌素-17升高可能反映胃窦萎缩。这类检测适用于胃镜禁忌人群的初步筛查,但无法替代胃镜的直观诊断价值。
5、上消化道造影:
钡餐造影能显示胃黏膜皱襞增粗、紊乱等慢性炎症征象,对胃窦炎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虽然操作简便且无创,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低于胃镜,无法进行活检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现多用于评估胃排空功能或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及腌制食物,戒烟限酒。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主食,搭配清蒸鱼、炖豆腐等低脂高蛋白辅食。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和深色蔬菜,有助于黏膜修复。进食时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注意分餐制,治疗后定期复查。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萎缩性胃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胃镜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