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直肠息肉多数情况不严重,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其严重程度与息肉数量、大小及病理类型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绒毛状腺瘤病理类型、家族遗传史及伴随出血症状。
1、息肉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癌变概率较低,可通过肠镜下切除治疗;超过10毫米的息肉需病理活检,必要时行内镜黏膜切除术。
2、病理类型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恶变率不足1%,腺瘤性息肉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达30%,需完整切除并定期复查肠镜。
3、遗传因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数百枚息肉,40岁前癌变率近100%,需预防性切除全结肠。
4、伴随症状反复便血、肠梗阻等症状提示恶变可能,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增强CT评估是否发生浸润性癌变。
建议患者每1-3年复查肠镜,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发现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