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出血可能由产伤、凝血功能障碍、脑血管畸形、维生素K缺乏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产伤:分娩过程中头部受到挤压或器械助产可能导致硬膜下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嗜睡、尖叫、肌张力异常。治疗需通过头颅影像学确诊,严重时需神经外科干预。
2、凝血障碍: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会导致自发性出血,常见皮肤瘀斑、穿刺点渗血。需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药物可用维生素K注射液、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
3、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可引起突发意识障碍,需通过脑血管造影确诊。治疗包括介入栓塞术或显微外科手术,药物可用甘露醇降颅压、氨甲环酸止血。
4、维生素K缺乏:母乳喂养未补充维生素K的新生儿易发生迟发性出血病,多在出生后2-12周出现呕血、便血。需紧急肌注维生素K,严重者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家长发现婴儿出现异常哭闹、喂养困难或抽搐时须立即就医,日常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K,避免剧烈摇晃婴儿,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