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的放射性检查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危害,但需根据检查类型和频率综合评估。常规X光、CT等电离辐射检查的辐射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而B超、核磁共振等非电离辐射检查则无辐射风险。
医疗影像检查使用的电离辐射剂量均经过严格测算,单次检查的辐射量远低于可能对人体产生损害的阈值。以胸部X光为例,单次检查的辐射剂量约为0.1毫西弗,相当于10天自然本底辐射量;低剂量CT筛查的辐射量为1-2毫西弗,相当于半年自然辐射暴露。这些检查对成人而言风险极低,但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医疗机构会通过设备优化、防护屏蔽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辐射影响,如甲状腺防护铅围脖、生殖腺防护铅裙等专用器具的使用。
对于需要重复接受放射性检查的情况,如肿瘤患者的疗效评估,临床医生会遵循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采用替代检查方案或延长检查间隔。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建议公众年有效剂量限值为1毫西弗,医疗照射除外。实际检查时,技师会根据患者体型自动调节辐射参数,数字化设备相比传统设备可降低30-50%的辐射剂量。检查后多饮水可促进造影剂排泄,无须特殊防护措施。
建议在接受放射性检查前告知医生妊娠、过敏史等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健康人群每年1-2次常规放射检查属于安全范围,检查后适当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西蓝花、蓝莓等,保持正常作息即可。若需短期内多次检查,应与放射科医生充分沟通风险收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