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煮熟的豆浆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代谢紊乱。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需通过充分加热灭活。
豆浆在80-90℃时会出现假沸现象,此时毒素尚未完全分解。饮用未煮沸的豆浆后,胰蛋白酶抑制剂会阻碍蛋白质消化吸收,可能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植物血球凝集素会刺激胃肠黏膜,引发恶心呕吐等急性胃肠炎表现。部分人群会出现头晕乏力等全身反应,幼儿或体弱者症状可能更明显。
家庭自制豆浆应煮沸后再持续加热5-10分钟,确保中心温度达到100℃。市售预包装豆浆虽经过灭菌处理,但开封后重新加热饮用更安全。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停止饮用,适量补液观察。若呕吐腹泻持续超过6小时或出现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处理。胃肠功能较弱者及儿童建议选择商业灭菌豆浆产品。
日常饮用豆浆时应注意观察液体是否完全沸腾,避免使用未煮熟的豆浆制作其他食品。储存豆浆应冷藏并在24小时内饮用完毕,二次加热需达到沸腾温度。搭配谷物类食物食用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但不宜与含草酸高的食物同食影响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