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饮食应以温热、易消化、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主要有适量增加红肉、深色蔬菜、全谷物、坚果种子、温补类食物等。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及高盐高糖食品,注意补充水分。
一、红肉牛肉、羊肉等红肉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有助于补充月经期流失的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建议选择清炖、蒸煮等温和烹饪方式,避免油炸。可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如西蓝花促进铁吸收,单次食用量控制在100-150克。
二、深色蔬菜菠菜、苋菜等深色绿叶蔬菜含非血红素铁及叶酸,虽吸收率较低但膳食纤维丰富,能缓解便秘。烹饪时建议焯水减少草酸,与动物性食物同食可提高铁利用率。月经期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三、全谷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镁元素,有助于稳定情绪、缓解痛经。其缓释碳水化合物可维持血糖稳定,减少经期烦躁感。建议将精制米面替换为杂粮杂豆,每日主食中全谷物占比达三分之一。
四、坚果种子核桃、芝麻等坚果种子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子宫血液循环。杏仁中的钙镁成分可舒缓肌肉痉挛。每日摄入20-30克,优先选择原味烘焙产品,避免盐焗或糖渍品种。
五、温补类食物红枣、桂圆、生姜等温性食材可促进气血运行,缓解宫寒型痛经。红糖姜茶能舒张血管,但糖尿病患者须控制糖分摄入。此类食物建议作为加餐或佐餐,单日红枣不超过10颗,姜茶饮用1-2杯为宜。
月经期间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温水摄入,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冰淇淋、冷饮等低温食物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咖啡因饮品以防加重焦虑。若出现严重痛经或经量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因素,饮食调节需配合医生指导的药物或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