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及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时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1、发病机制: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和基底膜增厚,引发肾小球硬化。控制血糖和血压是关键治疗措施,常用药物包括胰岛素、二甲双胍等降糖药,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逐渐发展为显性蛋白尿,晚期出现水肿、贫血等症状。定期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治疗需结合降糖、降压和低蛋白饮食。
3、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即可确诊。诊断时需完善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检查。
4、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是防治核心,目标值为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血压低于130/80mmHg。同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以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