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可能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慢性咳嗽、盆底肌松弛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坠胀感等症状。
1、长期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可能导致直肠黏膜下移。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或开塞露缓解症状。
2、分娩损伤经阴道分娩可能造成盆底支持结构损伤。产后应进行凯格尔运动修复盆底肌,若伴随会阴撕裂需及时缝合,严重者可考虑使用子宫托辅助支撑。
3、慢性咳嗽持续性腹压增高易诱发直肠脱垂。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哮喘患者可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
4、盆底肌松弛老年性肌肉萎缩或神经损伤导致支撑力下降。轻症可通过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改善,重度脱垂需行Altemeier手术或Delorme手术修复。
日常避免久蹲久坐,提重物时配合呼气动作,适量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张力,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至肛肠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