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感染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避免不洁性行为、使用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生殖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保持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清洗后需在阳光下晾晒消毒。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月经期需增加卫生巾更换频率,避免经血长时间滞留滋生细菌。
2、避免不洁性行为固定性伴侣并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性行为前后需清洗外生殖器,避免肛交后立即进行阴道性交。若伴侣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溃疡,应暂停性生活并及时共同就诊。高危性行为后72小时内可考虑预防性服用抗生素。
3、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支原体感染多选用多西环素或克拉霉素,真菌感染需应用氟康唑或克霉唑。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适用于疱疹病毒感染,所有药物需完成规定疗程。
4、物理治疗高频微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红外线照射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超声波雾化能增强药物渗透效果。物理治疗需配合药物使用,一般每日一次,连续治疗一周后评估效果。
5、手术治疗对于生殖器脓肿需切开引流,巴氏腺囊肿可行造口术。顽固性盆腔炎可能需腹腔镜探查,严重附睾炎合并睾丸缺血时需手术减压。所有手术前后均需规范使用抗生素,术后定期复查感染指标。
生殖感染恢复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多饮水促进代谢。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三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游泳。治疗后需复查病原体直至转阴,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治疗。出现发热、持续疼痛或分泌物异常增多时需立即复诊,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但不可替代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