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健脾益气、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补肾固冲、疏肝解郁等。崩漏是指女性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经期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的病症,中医认为与脾虚、血热、血瘀、肾虚、肝郁等因素有关。
1、健脾益气脾虚不统血是崩漏的常见病因,表现为出血色淡、质稀,伴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以补脾益气为主,常用方剂如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归脾汤由黄芪、白术、茯苓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补中益气汤则侧重补益中气,适用于气虚下陷型崩漏。日常可适当食用山药、红枣等健脾食物。
2、清热凉血血热妄行导致的崩漏多见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伴有口干舌燥、心烦易怒等症状。治疗需清热凉血止血,常用方剂如清热固经汤、两地汤等。清热固经汤以黄芩、生地为主药,配合白芍、阿胶等药物,能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两地汤则侧重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血热型崩漏。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活血化瘀瘀血内阻引起的崩漏表现为出血色暗紫、有血块,伴有小腹疼痛拒按等症状。治疗需活血化瘀止血,常用方剂如失笑散、桃红四物汤等。失笑散由五灵脂、蒲黄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功效。桃红四物汤则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增强活血化瘀作用。此类患者应避免寒凉生冷食物。
4、补肾固冲肾虚不固导致的崩漏多见出血量多、色淡质稀,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治疗需补肾固冲止血,常用方剂如左归丸、固冲汤等。左归丸以熟地、山茱萸为主药,配合枸杞、菟丝子等药物,能滋阴补肾、固冲止血。固冲汤则侧重补肾益气,适用于肾气不固型崩漏。日常可适当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物。
5、疏肝解郁肝郁气滞引起的崩漏表现为出血量时多时少、色暗红,伴有胸胁胀痛、情绪波动大等症状。治疗需疏肝解郁止血,常用方剂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功效。柴胡疏肝散则侧重疏肝理气,适用于肝气郁结型崩漏。患者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崩漏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营养,可适当食用乌骨鸡、桂圆等补血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卫生巾,预防感染。同时应调节情绪,避免紧张焦虑。若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崩漏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