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惊厥通常在出生后1-2年内逐渐消失,具体时间与病因、发作类型及治疗干预有关。婴儿惊厥可能由高热、低钙血症、癫痫、脑损伤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脑电图、血液检查等明确诊断。
多数婴儿惊厥为热性惊厥,与发热相关,通常在体温超过38℃时发作,表现为全身强直或抽搐,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这类惊厥预后良好,90%以上患儿在5岁前停止发作,且不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若惊厥由低钙血症引起,通过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后,症状可在数周内缓解。对于单纯性热性惊厥,通常无须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但需注意发热时的及时降温处理。
少数婴儿惊厥与癫痫综合征相关,如婴儿痉挛症或Dravet综合征,这类情况需要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部分患儿可能持续发作至儿童期。若惊厥由脑损伤或颅内感染导致,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发作控制时间取决于脑损伤程度。遗传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惊厥需通过特殊饮食或药物干预,部分患儿症状可能持续更久。
家长发现婴儿惊厥时应保持冷静,将患儿侧卧防止窒息,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并及时就医。日常需避免诱发因素如高热、脱水等,遵医嘱定期复查脑电图。若惊厥反复发作或伴随发育迟缓,需进一步排查神经系统疾病。母乳喂养的婴儿应保证母亲营养均衡,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6等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