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肺栓塞通常由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恶性肿瘤、妊娠、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症状。
1、临床表现肺栓塞患者常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钝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部分患者会出现咯血,血量一般较少,呈鲜红色。严重者可出现晕厥、休克等表现,提示大面积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能出现单侧下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症状。
2、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通常升高。该检查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肺栓塞,阳性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D-二聚体检测适用于临床概率评估为中低度的患者,高龄、创伤、手术等情况可能导致假阳性。
3、动脉血气分析肺栓塞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常显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这些改变源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过度通气。但约20%患者血气分析可正常,故正常结果不能排除肺栓塞。血气分析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CT肺动脉造影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可直接显示肺动脉内血栓,具有无创、快速、准确性高等优点。典型表现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或截断征。该检查还可评估右心室功能,预测预后。肾功能不全或碘对比剂过敏患者需谨慎选择。
5、肺通气/灌注扫描肺通气/灌注扫描适用于不能进行CT检查的患者,如孕妇、肾功能不全者。典型表现为灌注缺损而通气正常的不匹配现象。结果分为正常、低度可能、中度可能和高度可能。高度可能结果结合临床高度怀疑可确诊,低度可能结果结合临床低度怀疑可排除。
怀疑肺栓塞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活动以防血栓脱落。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直接口服抗凝药,严重者可能需要溶栓或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久站,长途旅行时定时活动下肢,高危人群可穿弹力袜预防。戒烟、控制体重、治疗基础疾病也有助于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