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接种,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尤其是对儿童的保护作用显著。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手段,同时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严重时可引发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接种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针对EV71型病毒的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唾液、粪便、疱疹液等,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疫苗接种后,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降低感染风险,特别是对EV71型病毒的保护效果显著。EV71型病毒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接种疫苗可有效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
2、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接种疫苗后,即使感染病毒,症状也会较轻,恢复更快。疫苗的保护效果在接种后2周左右开始显现,建议在流行季节前完成接种,以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3、除了接种疫苗,预防手足口病还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应加强消毒,定期通风,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如退热、保持口腔清洁、补充水分等。对于重症病例,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支持治疗。疫苗接种虽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能显著降低重症风险,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尤其对儿童的保护作用显著。接种疫苗不仅能降低感染风险,还能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除了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长应重视疫苗接种,同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