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可通过结肠镜治疗早期病变,主要适用于原位癌或黏膜内癌。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具体方案需结合肿瘤分期、位置及患者情况综合评估。
1、内镜黏膜切除术针对直径小于2厘米的早期大肠癌,通过结肠镜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需定期复查结肠镜监测复发。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用于较大范围的黏膜内病变,可完整剥离癌变组织。术中需注射生理盐水抬举黏膜层,完整切除后送病理检查确认切缘阴性。
3、光动力治疗对部分浅表性肿瘤可联合光敏剂进行精准消融。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腹痛或出血,需密切观察并发症。
4、射频消融治疗通过结肠镜引导电极对肿瘤局部加热灭活。适用于无法手术的高龄患者,需配合其他治疗控制深层浸润。
中晚期大肠癌需结合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结肠镜治疗后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并遵医嘱复查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