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宝宝没来月经仍可能怀孕。产后排卵可能早于月经恢复,怀孕风险主要与哺乳方式、激素水平、避孕措施、个体差异及产后时间有关。
1、哺乳方式:
纯母乳喂养可能延迟排卵,但并非绝对避孕。婴儿频繁吸吮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减少排卵概率,但产后6个月后或添加辅食时,避孕效果显著下降。混合喂养或配方奶喂养者排卵恢复更早。
2、激素水平:
产后泌乳素升高会抑制雌激素分泌,导致闭经。但激素水平存在波动,部分女性在月经恢复前已排卵。产后42天卵巢功能开始逐步恢复,最早可在产后4周出现排卵。
3、避孕措施:
未采取避孕措施是产后意外妊娠的主因。屏障避孕法如避孕套不影响哺乳,产后3周即可使用。含雌激素的复方避孕药可能影响乳汁分泌,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孕激素类避孕药。
4、个体差异:
月经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非哺乳产妇通常产后6-10周恢复,哺乳产妇可能延迟至产后4-18个月。约5%哺乳女性在产后6周内恢复排卵,20%在产后3个月内排卵。
5、产后时间:
产后3个月怀孕风险显著增加。研究显示产后1年内未避孕的女性中,约50%在月经恢复前受孕。建议产后21天后开始避孕,剖宫产产妇更需严格避孕避免子宫切口妊娠。
产后女性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产后42天应完成妇科检查,哺乳期同房需全程使用避孕套,发现停经或早孕反应及时检测。哺乳期避孕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选择含雌激素制剂影响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