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2通常提示存在轻度至中度蛋白尿,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1、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发热或长时间站立可能导致暂时性蛋白尿,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休息后复查尿常规即可恢复正常。
2、肾脏疾病可能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有关,表现为水肿、泡沫尿,需完善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黄葵胶囊、雷公藤多苷。
3、糖尿病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伴随多饮多尿症状,需控制血糖并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厄贝沙坦等药物延缓进展。
4、高血压肾病持续高血压会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出现夜尿增多,治疗需优化降压方案(如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建议避免高蛋白饮食,每日监测血压血糖,若持续出现蛋白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