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位于子宫两侧,通过卵巢悬韧带和卵巢固有韧带固定于盆腔侧壁和子宫角后方,左右各一,呈扁卵圆形。
1、解剖位置卵巢属于女性内生殖器官,在盆腔内呈对称分布。成年女性卵巢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厚约1厘米,其位置受子宫位置变化影响。站立时卵巢纵轴呈垂直位,子宫前倾时卵巢长轴转向后下方。卵巢表面被覆生发上皮,内部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中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
2、毗邻关系卵巢前缘通过卵巢系膜与阔韧带相连,中部有血管神经出入的卵巢门。外侧与骨盆漏斗韧带相连,内侧通过卵巢固有韧带连接子宫角后方。下方与输卵管伞端相邻,后方贴近输尿管和髂内血管。这种解剖关系使卵巢在盆腔手术中易受损伤,需要特别注意保护。
3、位置变异卵巢位置可因子宫位置异常、盆腔手术史、妊娠等因素发生改变。子宫后屈时卵巢可能移位至子宫直肠陷凹,盆腔粘连可使卵巢固定于异常位置。绝经后卵巢逐渐萎缩,位置更偏向盆腔侧壁。先天性卵巢异位罕见,多伴有泌尿系统发育异常。
4、影像定位经阴道超声是观察卵巢位置的首选方法,可见卵巢位于髂内动脉前方,子宫角外侧。CT检查时卵巢呈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的黄体。MRI能清晰显示卵巢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T2加权像皮质呈高信号,髓质呈低信号。
5、临床意义准确掌握卵巢位置对妇科手术至关重要,可避免术中损伤。卵巢囊肿扭转多发生在输卵管系膜较长的患者。体外受精取卵时需要超声引导穿刺。卵巢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位置深在易被忽视,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女性平时可通过定期妇科超声检查了解卵巢位置和形态变化,出现下腹隐痛、月经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卵巢正常生理功能,避免长期穿紧身裤压迫盆腔。饮食中注意补充维生素E和欧米伽3脂肪酸等营养素,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