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壁钙化可能由慢性炎症刺激、结核感染、粉尘长期接触、代谢异常、肿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1、慢性炎症刺激长期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反复损伤修复,钙盐逐渐沉积形成钙化灶。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症状,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混悬液控制气道炎症。
2、结核感染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愈合后,病灶区域可能出现钙盐沉积。这类患者多有低热盗汗病史,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确诊。活动期应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钙化灶本身无须特殊处理。
3、职业粉尘接触长期接触二氧化硅、石棉等粉尘可能诱发气管黏膜纤维化伴钙化,常见于矿工、建材加工人员。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建议脱离粉尘环境并使用羧甲司坦片改善气道分泌,必要时行支气管灌洗。
4、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维生素D过量可能导致异位钙化,可伴有骨痛、多尿等症状。需检测血钙磷水平,使用阿仑膦酸钠片调节骨代谢,同时治疗原发内分泌疾病。
5、肿瘤性病变气管内软骨瘤或转移瘤可能伴发钙化,CT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晚期患者可考虑使用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日常需避免吸烟及刺激性气体吸入,空气质量差时佩戴口罩。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若出现咯血、憋喘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钙化灶较大导致气管狭窄时可能需要支架植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