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通常需要进行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B超检查、血常规检查、腹腔镜检查等。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1、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是诊断盆腔炎的基础手段,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包块。急性期宫颈举痛明显,阴道可见脓性分泌物。该检查能初步判断炎症范围及程度,但无法明确具体病原体。
2、阴道分泌物检查取宫颈管分泌物进行革兰染色、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检测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病原体。湿片检查发现白细胞大于10个/高倍视野提示感染。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技术能提高支原体、衣原体的检出率。
3、B超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多普勒超声能观察盆腔血流情况,辅助判断炎症活动性。对于肥胖患者或未婚女性,经腹超声可作为替代选择。
4、血常规检查急性盆腔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快。慢性盆腔炎血象可能正常,但炎症指标持续异常提示病情未控制。
5、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是诊断盆腔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输卵管充血、脓性渗出及粘连程度,同时能取病变组织活检。适用于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佳或需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情况。
确诊盆腔炎后应避免性生活至症状完全消失,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勤换内裤。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增强免疫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进行适度盆底肌锻炼。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定期复查至炎症完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