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初步诊断,尿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检测、尿蛋白定性、尿潜血试验和尿沉渣镜检。
1、白细胞计数:
尿液中白细胞增多是尿路感染的重要指标,正常尿液中白细胞每高倍视野不超过5个。当泌尿系统存在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会大量聚集在感染部位,导致尿液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这项检查能快速反映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2、亚硝酸盐检测:
亚硝酸盐阳性提示可能存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这类细菌能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该检测具有快速筛查价值,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因为并非所有致病菌都能产生亚硝酸盐。
3、尿蛋白定性:
尿路感染时可能出现轻度蛋白尿,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所致。但蛋白尿程度通常较轻,若出现大量蛋白尿需考虑其他肾脏疾病可能。
4、尿潜血试验:
泌尿系统感染时,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现镜下血尿。尿潜血阳性提示存在红细胞,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但血尿也可能是结石、肿瘤等其他疾病引起。
5、尿沉渣镜检:
通过离心沉淀后显微镜观察,可直接发现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尿路感染时常见白细胞增多,可能伴有细菌。该检查能直观反映尿液中有形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除尿常规检查外,建议尿路感染患者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冲刷尿道。避免憋尿、注意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进行尿培养等进一步检查,明确致病菌种类后针对性治疗。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患者,建议完善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排除解剖结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