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发烧、食欲不振可通过生活调整、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
1、生活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缓解咳嗽。每日饮用温水1.5-2升,避免冷饮刺激咽喉。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少量多餐补充营养。卧床休息时垫高枕头,减少夜间咳嗽发作。
2、物理降温体温低于38.5℃时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每次10-15分钟。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置于额头,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若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寒战需及时就医。
3、镇咳祛痰干咳可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痰液黏稠时可选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感染性咳嗽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使用前需明确过敏史。儿童咳嗽应避免含可待因成分药物。
4、退热治疗对乙酰氨基酚片适用于成人退热,布洛芬混悬液更适合儿童使用。两种药物间隔至少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退热药物不可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服,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5、胃肠调理食欲不振时可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配合胰酶肠溶胶囊促进消化。严重呕吐需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腹部按摩以脐周顺时针方向进行,餐后1小时进行10-15分钟。
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呼吸急促或皮疹需立即就诊。恢复期保持饮食清淡,逐步增加瘦肉、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每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居家观察期间建议每日记录症状变化,复诊时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