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便血滴血可能是痔疮、肛裂或肠道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或手术治疗。痔疮是常见原因,表现为排便时滴血,伴有肛门疼痛或瘙痒;肛裂则因肛门皮肤撕裂导致出血,疼痛明显;肠道疾病如结肠炎、肠息肉或肠癌也可能引起便血,需及时就医排查。
1、痔疮是便血滴血的常见原因,多因长期便秘、久坐或腹压增加导致肛门静脉曲张。治疗上可使用痔疮膏如马应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红薯、芹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严重者需考虑手术,如痔疮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2、肛裂多因大便干燥或排便用力过度导致肛门皮肤撕裂,表现为排便时剧烈疼痛和滴血。治疗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或地奥司明片缓解疼痛,促进愈合。饮食上多喝水,增加水果如香蕉、梨的摄入,软化大便。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肛裂切除术或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
3、肠道疾病如结肠炎、肠息肉或肠癌也可能引起便血,需通过肠镜、CT等检查明确诊断。结肠炎可使用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炎症;肠息肉需通过内镜下切除;肠癌则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化疗或放疗。饮食上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菠菜。
便血滴血虽常见,但不可忽视,尤其是伴随体重下降、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严重疾病。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或手术治疗,大多数便血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但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