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断裂肌肉萎缩可通过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肌腱断裂肌肉萎缩通常由外伤、长期制动、神经损伤、炎症反应、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1、手术治疗对于完全性肌腱断裂或严重肌肉萎缩,通常需要手术修复肌腱。常见术式包括肌腱缝合术、肌腱移植术。术后需配合石膏固定4-6周,防止二次损伤。手术能有效恢复肌腱连续性,但术后康复周期较长。
2、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软组织粘连。电刺激疗法能激活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延缓肌肉萎缩进程。热敷可改善局部代谢,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物理治疗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减轻炎症反应。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有助于神经修复。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可缓解肌肉痉挛。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4、康复训练等长收缩训练可在固定期维持肌力,每日3组每组10次。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弹力带抗阻练习。水中运动利用浮力减轻负荷,适合早期功能恢复。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5、营养支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1.2-1.5克/公斤体重,优选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D钙片促进钙质吸收。ω-3脂肪酸可减轻肌肉分解代谢。避免高糖饮食防止肌蛋白糖异生。必要时可使用全营养配方粉。
肌腱断裂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防止不可逆肌肉萎缩。恢复期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评估肌力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避免过早负重。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促进组织修复。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就医。长期制动患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