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真菌病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支持治疗、环境控制、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肺真菌病通常由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咳嗽、胸痛、发热等症状。
1、抗真菌药物治疗肺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种类选择针对性药物。氟康唑胶囊适用于念珠菌感染,对隐球菌肺炎也有一定效果。伊曲康唑口服液对曲霉菌感染有效,伏立康唑片适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注射剂可用于严重感染,但需注意其肾毒性。使用抗真菌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手术治疗对于局限性肺真菌病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肺叶切除术适用于病变局限在一个肺叶的患者,楔形切除术可用于较小的局限性病灶。手术前后需配合抗真菌药物治疗,术后需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手术治疗需由胸外科医生评估后决定,不可自行选择。
3、支持治疗肺真菌病的支持治疗包括氧疗、营养支持和并发症处理。低氧血症患者需进行氧疗,营养不良者需补充高蛋白饮食。出现咯血时需卧床休息,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支持治疗可帮助改善全身状况,为抗真菌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4、环境控制肺真菌病患者需注意环境控制以预防复发或加重。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接触霉变物品。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从事农业或园艺工作者需做好防护措施。环境控制是预防肺真菌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5、定期复查肺真菌病患者需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胸部CT检查可观察病灶变化情况,痰培养可监测真菌清除情况。血液检查可评估肝肾功能及药物副作用。复查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通常治疗初期需较频繁复查。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肺真菌病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肺部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花粉、粉尘等刺激物。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免疫功能低下者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