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具体用药时长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复发风险及个体差异决定。肺栓塞主要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抗凝治疗是核心手段,部分患者可能需终身用药。
急性期肺栓塞患者需接受至少3-6个月的初始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新型口服抗凝药,或华法林钠片等传统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防止血栓扩大,同时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对于存在癌症相关血栓、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医生可能建议延长至12个月以上抗凝期。部分反复发生血栓或存在遗传性易栓症的患者,需评估终身服药的必要性。
完成初始抗凝疗程后,医生会通过D-二聚体检测、超声心动图等评估血栓溶解情况。若仍存在残余血栓或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需继续维持治疗。对于无明显诱因的特发性肺栓塞患者,国际指南推荐延长抗凝时间以降低复发风险。但长期用药需权衡出血风险,尤其老年患者或合并消化道溃疡者需定期复查血红蛋白。
肺栓塞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栓脱落,饮食上减少维生素K含量高的绿叶蔬菜摄入以免影响华法林药效。建议穿着医用弹力袜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长途旅行时每2小时活动下肢。若出现牙龈异常出血、黑便或头痛呕吐等出血征兆,须立即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抗凝治疗期间任何手术或拔牙操作都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