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典型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式综合判断。主要诊断依据包括痛经进行性加重、盆腔包块、血清CA125升高、超声或磁共振显示异位病灶、腹腔镜检查确诊。
1、典型症状: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是核心表现,疼痛多始于月经前1-2天,持续至经期结束。约70%患者伴随性交痛或排便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深部或腰骶部。部分患者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异常子宫出血症状。
2、盆腔检查:
妇科双合诊可能触及子宫后倾固定、骶韧带触痛结节或附件区囊实性包块。三合诊对发现直肠子宫陷凹病灶更敏感,典型体征为阴道后穹窿紫蓝色结节,月经期结节体积增大且压痛明显。
3、影像学特征:
经阴道超声能发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典型表现为囊壁厚、内见密集点状回声。磁共振成像对深部浸润型病灶显示更清晰,可评估直肠、膀胱等周围器官受累情况。影像学检查阴性不能排除微小病灶存在。
4、血清标志物:
血清CA125水平常轻度升高通常<100U/ml,其数值与病灶范围呈正相关。但该指标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近年发现血清HE4、IL-6等新型标志物可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5、腹腔镜确诊:
腹腔镜下可见盆腔紫蓝色或暗红色结节、卵巢巧克力囊肿等典型病灶,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可确诊。该检查能同时评估疾病分期并实施手术治疗,是诊断金标准。
建议出现持续盆腔疼痛或月经异常的女性尽早就诊,日常可记录疼痛发作时间、强度及伴随症状。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过度摄入含雌激素食物。确诊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中重度患者建议每3-6个月监测CA125水平及超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