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甲肝疫苗的不良反应通常轻微且短暂,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发热和疲劳,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治疗上以对症处理为主,如局部冷敷、退热药物和休息。
1、注射部位疼痛是甲肝疫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表现为局部红肿、硬结或轻微疼痛。处理方法包括局部冷敷,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避免剧烈活动。
2、发热是另一种常见反应,通常在接种后1-2天内出现,体温可能升至38℃左右。建议多饮水,保持充足休息,必要时服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3、疲劳感可能在接种后持续1-2天,表现为全身乏力、嗜睡。处理方法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帮助身体恢复。
4、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或面部肿胀。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肾上腺素进行紧急处理,必要时进行住院观察。
5、对于有过敏史或免疫系统异常的人群,接种前应详细告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适合接种。接种后建议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确保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甲肝疫苗的不良反应大多轻微且可控,接种后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必要时就医,确保安全有效地预防甲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