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孩子肺部结节可能由感染性病变、良性肿瘤、炎性假瘤、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影像特征与临床评估明确性质。
1. 感染性病变结核分枝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肉芽肿性结节,表现为低热、咳嗽等症状。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痰培养,抗结核治疗可选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方案。
2. 良性肿瘤错构瘤或硬化性血管瘤等良性占位可能与局部组织异常增生有关,通常无明显症状。CT随访观察为主,若增长迅速可考虑胸腔镜手术切除。
3. 炎性假瘤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能遗留机化性肺炎结节,伴随胸痛和乏力。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促进吸收,严重者需支气管镜灌洗治疗。
4. 先天异常肺隔离症或支气管囊肿等发育畸形可形成结节样改变,多伴有反复感染。增强CT可鉴别血管异常,手术切除是根治手段。
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查胸部CT,避免二手烟暴露,保证均衡营养摄入有助于肺部健康。出现咯血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