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手术后肺部结节可能是转移灶,也可能是术后炎症、肉芽肿或良性肿瘤等非转移性病变,需结合影像特征、肿瘤标志物及病理活检综合判断。
1、转移灶原发癌通过血行或淋巴转移至肺部形成结节,通常表现为多发、边缘毛刺状,可能伴随咳嗽、咯血。需进行PET-CT或穿刺活检确诊,治疗以靶向药物、化疗或放疗为主。
2、术后炎症手术创伤或感染导致的炎性结节,多呈磨玻璃样改变,可能伴发热、咳痰。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缓解,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3、肉芽肿结核或真菌感染引发的增生性病变,CT可见钙化灶,通常无典型症状。需进行病原学检查,确诊后使用异烟肼、伏立康唑等抗微生物药物治疗。
4、良性肿瘤肺错构瘤或硬化性血管瘤等良性增生,边界清晰且生长缓慢,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若体积过大压迫气道,可考虑手术切除。
术后定期复查胸部CT动态观察结节变化,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肺部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