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哺乳消耗增加、妊娠期贫血未纠正、消化道吸收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基础疾病等方式改善。
1. 铁摄入不足哺乳期每日需铁量超过普通女性,若饮食中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食物不足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建议增加牛肉、猪肝、菠菜等高铁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
2. 哺乳消耗增加乳汁分泌每日约消耗0.3毫克铁,持续哺乳会加剧体内铁储备消耗。可通过延长哺乳间隔、适量添加配方奶减少铁流失,同时配合多糖铁复合物、富马酸亚铁等补铁药物。
3. 妊娠期贫血未纠正约30%孕妇存在妊娠期贫血,若分娩后未及时补充会延续至哺乳期。需检测血清铁蛋白指标,对于血红蛋白低于100克/升者需使用静脉铁剂如蔗糖铁,并排查月经过多等失血因素。
4. 吸收障碍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会影响铁吸收。此类患者需先治疗原发病,补铁可选用吸收率更高的血红素铁,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哺乳期应每周摄入动物血制品2-3次,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定期监测血常规,若出现头晕乏力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