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内有积液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穿刺抽液、关节镜手术等方式治疗。膝盖积液通常由外伤、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感染、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减少膝关节活动,避免爬楼梯或下蹲动作,必要时使用拐杖分担负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能加重滑膜炎症反应,建议佩戴护膝提供外部支撑。休息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积液吸收。冷敷适用于外伤后48小时内,每次15分钟可缓解肿胀。慢性期可采用中药熏蒸,选用伸筋草、透骨草等药材帮助消炎镇痛。超声波治疗对滑膜增厚效果较好。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滑膜炎症。急性痛风发作时需使用秋水仙碱片控制尿酸结晶沉积。细菌性关节炎应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能改善润滑功能。
4、穿刺抽液对于张力性积液或脓性积液,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关节穿刺。抽液后注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可抑制滑膜增生。操作后需加压包扎24小时,监测是否出现关节血肿。反复抽液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5、关节镜手术顽固性积液伴滑膜重度增生者,需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中可同步处理半月板损伤或游离体。术后早期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防止肌肉萎缩。严重骨关节炎患者可能需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
治疗期间应保持理想体重,减轻膝关节负荷。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量食用深海鱼、牛奶等富含抗炎物质的食物。康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篮球、跳绳等剧烈活动。夜间睡眠时抬高患肢有助于消肿,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需警惕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