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不做手术可能导致胆管梗阻、胆囊炎反复发作、胰腺炎等并发症。胆结石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
1、药物溶石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可溶解胆固醇性结石,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小且胆囊功能正常的患者。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可能出现腹泻等副作用,溶石成功率有限,结石复发概率较高。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
2、体外冲击波碎石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自然排出,适用于单发胆固醇结石且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者。该方法无需开刀但可能引起皮肤瘀斑、血尿等并发症,碎石后需配合药物促进排石,存在结石残留或复发的风险。
3、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在影像引导下经皮肤穿刺置入引流管解除胆道梗阻,适用于合并急性胆管炎的高危患者。该方式能快速缓解症状但属于临时性措施,引流管可能发生移位或堵塞,需后续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腹壁小切口完成胆囊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可能出现肩部放射性疼痛、胆汁漏等并发症,需警惕胆管损伤风险。该手术能彻底解决结石复发问题,是症状性胆囊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案。
5、开腹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手术适用于合并严重腹腔粘连或解剖变异的复杂病例。手术视野暴露充分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可能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术中可同时处理合并的胆总管结石。
胆结石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保证充足饮水有助于胆汁稀释,适度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出现持续性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未及时治疗的胆结石可能引发化脓性胆管炎、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长期炎症刺激还可能增加胆囊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