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和ACEI是两类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区别在于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发挥作用,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II生成。
1、作用机制ARB类药物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AT1受体,直接抑制血管紧张素II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ACEI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血管紧张素I向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同时减少缓激肽降解。两类药物均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但ACEI可能引发干咳等不良反应。
2、适应症差异ARB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尤其适合不能耐受ACEI引起咳嗽的患者。ACEI除上述适应症外,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蛋白尿等更具优势。ACEI被推荐为慢性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3、不良反应ACEI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干咳、血管性水肿、高钾血症等,其中干咳发生率较高。ARB类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极少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肿发生率也较低。两类药物均可能引起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4、药物相互作用ACEI与保钾利尿剂合用可能增加高钾血症风险,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能减弱降压效果。ARB与锂盐合用可能增加锂中毒风险。两类药物均不宜与阿利吉仑合用,可能增加肾功能损害风险。
5、特殊人群使用妊娠期禁用两类药物,可能致胎儿畸形。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ACEI可能更适用于心肌梗死后患者,ARB可能更适合有咳嗽症状的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决定。ARB和ACEI均需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非药物干预措施,配合药物治疗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