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胃糜烂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应激反应、胆汁反流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避免辛辣、过酸或过硬食物。采用少食多餐模式减轻胃部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胃糜烂急性期可短暂禁食,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避免餐后立即平卧。
2、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能形成保护层。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采用四联疗法,包含铋剂和两种抗生素。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解痉药,但须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3、内镜下止血对于活动性出血的胃糜烂,可通过内镜下电凝、钛夹或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术前需禁食6小时以上,术后24小时内进流食。该方法能直接处理出血点,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中度出血。操作后需监测血压和血红蛋白变化,警惕迟发性出血。
4、手术治疗极少数大面积糜烂伴穿孔需行胃部分切除术,术后留置胃管减压。血管畸形导致的顽固性出血可能需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手术适应证需严格评估,术后需进行胃肠功能恢复训练和营养支持。多数胃糜烂通过保守治疗可痊愈,手术干预概率较低。
5、中医调理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可改善胃脘胀痛,针灸取穴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需注意中药与西药的服用间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艾灸神阙穴有助于黏膜修复,但急性出血期禁用。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建议在正规中医院进行。
胃糜烂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注意餐具消毒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冬季做好胃部保暖,可适当使用暖水袋热敷。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若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康复期可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如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