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注射七天后出现过敏反应可能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药物成分敏感、个体免疫差异、既往过敏史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就医处理。
1、迟发型超敏反应破伤风抗毒素中的异种蛋白可能诱发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过敏,表现为局部红肿或全身皮疹。需进行抗组胺治疗,可选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地塞米松注射液。
2、药物成分敏感血清制剂中的稳定剂或防腐剂可能引起过敏,伴随瘙痒或呼吸困难。建议更换为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配合使用肾上腺素笔、苯海拉明注射液、泼尼松龙片。
3、个体免疫差异部分人群对马血清蛋白特异性IgE抗体水平较高,易发生过敏性休克。需进行脱敏治疗,备妥甲强龙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应急。
4、既往过敏史有动物血清过敏史者更易出现交叉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应完善过敏原检测,避免再次接触同类生物制剂。
出现过敏症状后应立即用清水清洗注射部位,避免抓挠皮肤,记录过敏药物批号并携带剩余药品及时至急诊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