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药物管理和并发症观察。主要注意事项包括切口感染预防、渐进式饮食恢复、适度活动促进康复、规范用药及异常症状监测。
1、切口护理:
术后24小时内保持敷料干燥,避免沾水。每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淋浴时可使用防水敷贴,术后7-10天门诊拆线。避免抓挠或挤压伤口,咳嗽时用手按压腹部减轻张力。
2、饮食过渡:
麻醉清醒后先试饮少量温水,无呕吐再过渡至流食如米汤、藕粉。术后2-3天逐步添加软烂面条、蒸蛋等半流食,1周后可恢复正常饮食。忌食辛辣刺激、产气及高脂食物,推荐少食多餐减轻肠道负担。
3、活动指导:
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翻身活动,24小时后协助下床慢走。2周内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和长时间弯腰,防止腹压增高导致切口裂开。每日进行踝泵运动和深呼吸练习,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
4、用药管理: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甲硝唑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等镇痛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服用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出现皮疹、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复诊。
5、并发症监测:
警惕持续发热超过38.5℃、剧烈腹痛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可能提示腹腔感染或肠粘连。术后1个月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污染伤口的行为,恢复期出现切口渗血、化脓等需立即处理。
术后康复期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粥、南瓜羹补充能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每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6周内避免竞技性体育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超声评估恢复情况,3个月内避免进行腹部力量训练。出现持续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需及时就医排查肠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