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空洞是肺结核进展期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多见于继发性肺结核,表现为肺组织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形成的透亮区。
1、形态特征空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壁厚薄不均,内壁光滑或不规则,直径多在2-8厘米,常见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
2、影像表现X线胸片显示为环形透亮影伴周围浸润灶,CT可见壁结节、液平或卫星灶,增强扫描可见洞壁强化。
3、病理基础干酪样坏死物质排出后形成,洞壁由纤维组织、肉芽组织及结核性炎性细胞构成,空洞内可含结核分枝杆菌。
4、伴随症状患者常有咳嗽、咯血、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较高。
确诊肺结核空洞需结合痰菌检查、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规范抗结核治疗可促进空洞闭合,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