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治疗、手术切除、药物控制、止血处理等方式治疗。
1、内分泌失调长期精神压力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和经量异常。调整作息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2、子宫肌瘤肌瘤压迫宫腔或影响子宫收缩时会引起经血过多,常伴随下腹坠胀感。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导致贫血时建议手术剔除,药物可选米非司酮片、氨甲环酸片、宫血宁胶囊控制症状。
3、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水平过高刺激内膜增生形成息肉,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和点滴出血。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是根治方法,短期可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炔诺酮片、葆宫止血颗粒缓解。
4、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经血难以凝固,可能伴有皮肤瘀斑。需排查血液疾病,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血宁糖浆等药物可辅助止血。
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记录月经周期变化,贫血患者应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需妇科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