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流鼻涕、打喷嚏常见于普通感冒或过敏性鼻炎,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过敏性鼻炎则与过敏原刺激有关。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后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头痛、鼻塞、清水样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可能伴有咽喉不适或低热。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7-10天可自愈。治疗以对症缓解为主,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头痛。需注意休息、多饮水。
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引发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部分患者伴随头痛或眼部症状。症状发作与环境暴露相关,持续时间较长。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减轻黏膜水肿。
3、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头痛、流涕症状往往更剧烈,常突发高热达39℃以上,伴随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流感具有较强传染性,需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4、鼻窦炎继发:
感冒后若出现黄绿色脓涕、面部压痛或头痛加重,可能继发细菌性鼻窦炎。此时需评估是否需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鼻窦CT可明确诊断,严重者需鼻窦穿刺引流。
5、环境刺激因素:
冷空气、烟雾等物理化学刺激也可引发类似症状。这类情况脱离刺激环境后症状可快速缓解,无需特殊用药,佩戴口罩有助减轻黏膜刺激。
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左右有助于缓解鼻部症状。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过敏性体质者应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尘螨接触。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出现黄绿色脓涕或反复发热,建议耳鼻喉科就诊排除鼻窦炎等并发症。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流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