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外阴瘙痒可能由激素变化、阴道感染、皮肤敏感、卫生习惯不当或过敏反应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1、激素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改变阴道酸碱度,导致分泌物增多刺激皮肤。建议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洗液清洗外阴。若伴随豆腐渣样白带需就医排除念珠菌感染。
2、阴道感染:
常见念珠菌性阴道炎表现为瘙痒伴乳酪状分泌物,可能与妊娠期免疫力下降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霉唑栓等抗真菌药物,避免自行冲洗阴道破坏菌群平衡。
3、皮肤敏感:
孕期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汗液刺激或衣物摩擦易引发接触性皮炎。可选用无香型沐浴露,沐浴后及时擦干皮肤褶皱处,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减少摩擦。
4、卫生习惯:
长时间使用护垫、如厕后擦拭方向错误等因素可能造成细菌滋生。应每2-3小时更换护垫,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肛周细菌污染外阴。
5、过敏反应:
部分孕妇对洗衣剂、卫生巾材质或新换洗浴用品产生过敏。建议停用含荧光剂产品,用清水冲洗外阴后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
孕期外阴瘙痒需特别注意避免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日常可饮用无糖酸奶调节菌群,选择浅色纯棉内裤并用沸水烫洗。建议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的活动。若瘙痒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分泌物异味、尿痛等症状,应立即到产科门诊进行白带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