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肿瘤外科主要治疗头颈部各类肿瘤疾病,包括口腔癌、鼻咽癌、喉癌、甲状腺癌、唾液腺肿瘤等。口腔癌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咀嚼槟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腔溃疡、肿块、疼痛等症状,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鼻咽癌可能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常见症状为鼻塞、鼻出血、听力下降等,治疗以放疗为主,必要时结合化疗。喉癌可能与吸烟、饮酒、长期声带过度使用有关,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颈部肿块等,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甲状腺癌可能与遗传、辐射暴露、碘摄入异常有关,常见症状为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治疗以手术为主,必要时辅以放射性碘治疗。唾液腺肿瘤可能与遗传、辐射、病毒感染有关,表现为面部肿胀、疼痛、面部神经麻痹等,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结合放疗。头颈肿瘤的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均衡、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以促进康复。
头颈部放疗前必须进行口腔科检查。放疗可能加重口腔问题,检查可发现龋齿、牙周炎、口腔黏膜病变等隐患,避免放疗后并发症。
1、龋齿筛查:
放疗会显著降低唾液分泌,增加龋齿风险。口腔科通过全景片或探诊可发现隐蔽龋坏,提前处理能防止放疗后牙齿崩解。深度龋齿需在放疗前2-3周完成充填或拔除,确保创面愈合。
2、牙周评估:
牙龈炎、牙周袋等病变在放疗后易发展为放射性骨坏死。牙周探诊可测量附着丧失程度,中重度牙周炎需进行龈下刮治。放疗前需控制牙周袋深度在3毫米以内,降低感染风险。
3、黏膜检查:
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等癌前病变在放疗刺激下可能恶变。通过醋酸染色或活检可明确诊断,必要时需先行激光治疗。黏膜完整性检查还能预测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概率。
4、修复体调整:
活动义齿金属部件可能加重放疗局部反应。口腔科会评估修复体贴合度,调磨锐利边缘。全口义齿佩戴者需制定放疗期间停戴方案,避免机械性创伤导致黏膜溃疡。
5、功能评估:
张口度测量可预测放疗后颞下颌关节纤维化风险。对于张口受限患者,口腔科会指导牵拉训练。唾液腺功能检测结果将用于制定放疗剂量分布方案,保护残余腺体功能。
放疗前口腔准备需提前4-6周进行,包括彻底洁牙、氟化物防龋治疗及个性化口腔护理指导。建议每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清洁,放疗期间改用无酒精漱口水。饮食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定期复查口腔黏膜状态。出现溃疡或疼痛时及时联系放射治疗团队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