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肿瘤通常不建议做放疗。放疗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需根据肿瘤类型、孕期阶段等因素综合评估,优先考虑胎儿安全。
妊娠早期是胎儿器官发育关键期,此时放疗风险最高,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若孕妇确诊恶性肿瘤且病情进展迅速,需由肿瘤科、产科等多学科团队会诊,权衡治疗紧迫性与胎儿安全性。部分情况下可选择延迟放疗至妊娠中晚期,或采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化疗方案替代。妊娠晚期接近分娩时,可考虑提前终止妊娠后再行放疗。
对于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倾向的肿瘤,通常建议推迟放疗至分娩后。若必须进行放疗,需严格采用铅板屏蔽腹部、调整照射角度等技术手段减少胎儿辐射暴露。治疗前需通过超声等检查确认胎儿发育状况,治疗期间持续监测胎心及生长指标。任何放疗决策均需充分告知风险并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孕妇确诊肿瘤后应避免自行判断,须立即前往具备肿瘤妊娠综合管理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日常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接触辐射源及化学致癌物。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阴道出血、腹痛等异常症状时需紧急就医。分娩后应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和分期制定个性化放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