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持续十几天未结束需排查妇科内分泌疾病、子宫器质性病变等,建议进行性激素六项、妇科超声、血常规、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查。
1、性激素六项:
通过测定卵泡刺激素、黄黄体生成素等六项指标,可判断是否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紊乱。检查需在月经第2-5天空腹抽血,异常结果可能表现为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比值失衡。
2、妇科超声: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形态及卵巢结构。异常出血常见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超声可见内膜增厚超过12毫米或宫腔占位性病变。
3、血常规:
长期出血易导致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10g/L需考虑贫血。同时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提示血液系统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引起的出血倾向。
4、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可能提示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这类患者除经期延长外,常伴有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表现。
5、甲状腺功能:
甲亢或甲减均可引起月经紊乱,促甲状腺激素异常会干扰性激素分泌。典型甲亢患者可能出现TSH降低伴T3、T4升高,而甲减则表现为TSH升高。
检查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饮食注意补充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适量增加红枣、枸杞等补血食材。建议记录每日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携带既往月经史资料。若出血伴随严重头晕、心悸或发热,需立即急诊处理。
宝宝流鼻涕十几天不好可能由普通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对症治疗、抗过敏治疗、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改善环境等方式缓解。
1、普通感冒:
病毒感染是婴幼儿流鼻涕最常见的原因,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分泌物增多。病程通常持续7-10天,若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延长症状。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生理盐水喷鼻可缓解症状,持续发热或脓涕需就医。
2、过敏性鼻炎: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刺激引发鼻黏膜变态反应,表现为清水样涕、鼻痒、阵发性喷嚏。可能与家族过敏史有关,需检测过敏原。回避过敏原基础上,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或鼻用激素,长期发作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3、急性鼻窦炎:
细菌感染导致鼻窦黏膜炎症,典型表现为黄绿色脓涕超过10天,可能伴有头痛、面部压痛。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需进行鼻窦CT确诊,轻症可用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需排除免疫缺陷。
4、腺样体肥大:
长期炎症刺激导致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可能并发中耳炎或颌面发育异常。鼻咽侧位片可明确诊断,重度肥大影响呼吸时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
5、环境刺激:
二手烟、空气污染或干燥空调环境持续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非感染性鼻炎。表现为黏液分泌增多但无其他感染症状。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冬季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香水等挥发性物质。
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伴随症状,保证每日饮水500-800毫升,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轻鼻塞,避免用力擤鼻以防中耳炎。若出现持续发热、耳痛、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儿科就诊排除下呼吸道感染。日常可用37℃温水毛巾热敷鼻部,每日2-3次促进鼻腔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