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胰岛素需注意注射部位轮换、注射角度、剂量准确、消毒规范及针头处理。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正确注射有助于药物吸收和血糖稳定。
1、注射部位轮换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是常用注射区域。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可能导致脂肪增生或萎缩,影响药物吸收效率。建议每次注射间隔至少2.5厘米,按顺时针方向轮换区域。腹部吸收速度最快,适合速效胰岛素注射;臀部吸收较慢,适合长效胰岛素。
2、注射角度根据皮下脂肪厚度选择垂直或45度进针。使用4毫米或5毫米针头时通常垂直进针即可,体型消瘦者或儿童可捏起皮肤呈45度角注射。注射前避免揉搓皮肤,注射后保持针头停留10秒再拔出,确保药液完全注入。
3、剂量准确注射前需核对胰岛素类型和剂量刻度,预混胰岛素需充分摇匀至呈均匀雾状。使用胰岛素笔时应排尽笔芯内气泡,每次更换针头。若剂量调整超过医生建议范围,可能出现低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
4、消毒规范注射前用75%酒精棉片消毒皮肤,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进针。避免使用碘伏等有色消毒剂,以免干扰皮肤观察。未开封的胰岛素需冷藏保存,已开封的常温放置不超过28天,变质胰岛素可能出现结晶或絮状物。
5、针头处理每次注射需更换新针头,重复使用可能导致针头钝化增加疼痛,或引发感染。使用后的针头应放入专用锐器盒,禁止随意丢弃。外出携带胰岛素需避免高温或冷冻,温度超过30度时应使用保温袋。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变化,记录注射时间与剂量。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需暂停使用该区域并就医。配合饮食控制与适度运动,避免空腹注射后剧烈活动。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注射胰岛素期间禁止饮酒,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