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诊断主要依据特征性皮疹和疼痛表现,需与水痘、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等疾病鉴别。诊断要点包括皮疹分布特点、疼痛性质、实验室检查及病史询问。
1、皮疹特征:
带状疱疹典型表现为单侧带状分布的红斑基础上簇集性水疱,沿神经节段分布,常见于胸背部、腰腹部或头面部。水疱初期清亮,3-4天后混浊,7-10天结痂。皮疹出现前常有局部皮肤灼痛或刺痛感,此为重要鉴别点。
2、疼痛特点: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核心症状,多表现为针刺样、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可在皮疹出现前1-5天发生。老年患者易遗留顽固性神经痛,疼痛程度与皮疹严重度可不平行。需注意与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鉴别。
3、实验室检查:
疱液PCR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是确诊的金标准。血清学检查可见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4倍升高。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快速简便。对于不典型病例需行脑脊液检查排除病毒性脑膜炎。
4、特殊类型鉴别:
无疹型带状疱疹仅有神经痛而无皮疹,需通过血清学检查确诊。播散型带状疱疹皮疹超过3个皮节,需与水痘鉴别。眼带状疱疹累及三叉神经眼支,需排查角膜炎风险。
5、常见误诊疾病:
单纯疱疹多发生在皮肤黏膜交界处,复发频繁且分布无规律。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史,瘙痒为主无神经痛。虫咬皮炎可见中央叮咬痕迹,皮疹散在不沿神经分布。胸膜炎疼痛与呼吸相关,无皮肤表现。
带状疱疹患者应保持皮疹清洁干燥,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疼痛。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B族,如全谷物、瘦肉、绿叶蔬菜等有助于神经修复。适度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老年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建议尽早就医,早期抗病毒治疗可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