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造影的主要危险包括造影剂过敏反应、血管损伤、肾功能损害、辐射暴露以及血栓形成等。血管造影是一种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并使用X射线成像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
血管造影过程中可能发生造影剂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对碘造影剂过敏者风险更高,检查前需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血管损伤多因导管操作不当导致,可能出现血管壁撕裂、穿孔或假性动脉瘤,表现为局部血肿、疼痛。肾功能损害多见于原有肾功能不全者,造影剂可能加重肾损伤,检查后需监测肾功能并充分补液。辐射暴露虽单次剂量较低,但多次检查可能累积风险,孕妇及儿童需谨慎评估。血栓形成与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或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可能引发远端血管栓塞。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死亡,多见于高龄、基础疾病多或病情危重患者。操作者经验不足、设备条件差也会增加风险。紧急处理措施包括立即停止检查、药物抢救或手术干预。严格掌握适应症、完善术前评估、规范操作流程可显著降低风险。
进行血管造影前应充分告知医生病史及用药情况,检查后需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肿胀,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好基础疾病,肾功能不全者可能需要预防性治疗。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和操作团队,术后遵医嘱进行康复随访,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