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肾炎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环境、生理、外伤和病理等因素。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药物、饮食调整或手术等方式。
1、遗传因素
部分肾炎与遗传有关,如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这类疾病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异常,进而引发肾功能损伤。家族中有肾炎病史的人群需定期检查肾功能,早期发现并干预。
2、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溶剂)或感染(如链球菌感染)可能诱发肾炎。链球菌感染后可能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水肿。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时治疗感染。
3、生理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引发肾炎。这类疾病需通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控制病情,同时监测肾功能。
4、外伤
严重外伤可能导致肾脏直接受损,引发急性肾炎。外伤后需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肾脏损伤程度,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
5、病理因素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是肾炎的常见诱因。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是慢性肾炎的主要类型。控制血糖和血压是关键,常用药物包括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和ARB类药物(如氯沙坦)。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降压药。
- 饮食调整:低盐、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
- 手术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透析或肾移植。
肾炎的预防和治疗需结合病因,早期发现和干预是关键。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和及时就医是保护肾脏健康的重要措施。